西南首个 马蹄状悬挑悬挂结构封顶

2024-06-04 22:02:03 来源:锦观新闻
西南首个 马蹄状悬挑悬挂结构封顶

锦观新闻

2024-06-04 21:55发布于四川成都日报《锦观新闻》官方账号

湖光涟漪的兴隆湖畔,再添一标志性建筑景观——一只巨大的全钢“马蹄”。今日,记者在省重点项目成都科创生态岛建设现场看到,生态岛2号馆已封顶。这一“品”字型建筑组团中最为吸睛的,无疑是居中位置的巨大“马蹄”。它的呈现,标志着历时10个月紧张有序施工,西南地区首个马蹄状悬挑悬挂结构宣告完工。全钢“马蹄”现身科创生态岛位于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内的科创生态岛,是四川省重点工程项目。作为成都市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自2018年动工以来便备受瞩目。继科创生态岛1号馆去年10月底试运营,步入2024年的项目再迎重要建设节点。今日上午,记者行至兴隆湖东侧看到,与1号馆毗邻、位于整岛系组团的2号馆建设有了最新进展。此处,三组形制巨大的马蹄状建筑成“品”字形叠合,共组连体混合结构。其中,底部的W2、W3为钢筋混凝土框架,二者承托的W1就是今天的主角——西南地区首个马蹄状悬挑悬挂结构。在科创生态岛的建筑群序列里,2号馆属于第五批次。有别于1号馆科技创新成果展示的功能,2号馆将主要承担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及商业、办公功用。契合成都科学城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之定位,2号馆的“马蹄”设计颇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寓意。W1这只全钢“马蹄”,便是其中的点睛之笔。它位于2号馆整体的最高处,高度达44米,整体3层加屋面露台,为大跨度、大悬挑结构。主要由40根钢柱支撑主体结构,钢柱节点牛腿达9个。其中北侧环形大悬挑由18根吊柱和两侧4根巨型钢管柱支撑,总重0.2万吨。斜向最大悬挑长度36.8米,最大跨度58.6米。破解异形钢结构施工难题全钢“马蹄”钢结构跨度大、结构体系复杂、形状特殊,对施工安全、吊装精度、高空焊接质量管控等要求极高。它是如何成形的?成都天投集团项目管理工程师刘踊介绍,因特殊的“马蹄”形制,钢结构构件没办法批量生产,只能按需定制。“所有构件由中建钢构工厂预制完成,单根构件最重的达到了30吨,最大柱体直径达到2米。”预制钢构都是“大家伙”,出厂后若出现偏差导致“返工”可不行。这个时候,基于三维可视化的BIM技术发挥了功效。据了解,厂家利用这项现代建筑技术,为“马蹄”精准三维建模,实现所有构件全部数字化加工,采取预拼装,确保拼装成功才出厂。施工现场的拼装“实战”更为精细。成都天投集团第一时间组织图纸会审、深化设计等工作,共计解决问题217个,优化、完善节点152个。同步开展钢结构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会,为施工提供切实可靠的技术支撑服务。为确保单节重量超30吨核心筒巨型高建钢柱顺利吊装,施工方提前制定切实可行的加固方案,并对汽车吊、构件车行进路线及站位进行放样。高空焊接同样是难点。“工程高空焊接数量多,焊接安全管理难度大,工艺要求非常高,W1的钢结构壁厚达到了8-10厘米,每天每人只能达到20—30厘米的焊接进度。”刘踊介绍,“出战”的焊工除了持证上岗,还必须经过现场严格的考试选拔,上岗两班倒,白班30人,晚班10余人,确保工程进度顺利完成。如今,“马蹄”已在兴隆湖东侧呈现,下一步2号馆将进入幕墙、总平景观及内部精装施工,预计今年年底呈现。后续其他批次陆续呈现,待到成都科创生态岛整体完工,以城市新地标的形态,在兴隆湖万亩生态带的环绕下,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基地。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视频 蔡宇 责任编辑 曾书睿 编辑 张朝杰 查看原图 1.91M

声明:

本文内容转载自:锦观新闻,原标题《西南首个 马蹄状悬挑悬挂结构封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服务邮箱:KCMEDIA@ALIYUN.COM,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请留下你的神评论
发表

相关阅读

关注 四川热线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管理团队 人才招聘 商务合作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四川热线版权所有 © 2023 Life.SCHotlin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侵删反馈:KCMEDIA@ALI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