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映征途,红旗证初心 | 江铜集团·2025井冈山马拉松圆满举行

奔跑胜利路,相约井冈山!11月23日上午7时30分,发令声在井冈山市人民政府广场响起,江铜集团・2025井冈山马拉松正式开跑。来自各地的8000名参赛选手齐聚这片红色热土,迎着晨光投入到这场融合体育竞技与红色文化的赛事中。

这一刻,既是体育竞技的起点,也是跑者与革命圣地井冈山展开精神对话的开端。从红军大道上的奔跑脚步,到井冈红旗下的坚定身影,选手们以奔跑的姿态,共同为井冈山马拉松续写崭新篇章。

本届赛事由江西省体育局、吉安市人民政府主办,井冈山管理局、井冈山市人民政府、吉安市教育体育局承办,江西省田径运动协会提供技术指导,井冈山市教育体育局、井冈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中赛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协办,北京中锐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吉安市副市长、井冈山管理局党工委书记、井冈山市委书记廖东生,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缪圣纲,井冈山管理局局长、市政府市长毛江虎,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董事长陈苏,江西省体育局一级调研员黄石明,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常务副主席赵弼城,江西省田径运动协会主席闫建国,吉安市教体局副局长罗健,井冈山中学执行校长冯智武,井冈山耀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坤明,铭星冰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子欣以及井冈山市红星街道会师路社区党支部书记、2025年度吉安市“吉先锋”尹杲雯出席起跑仪式,并共同鸣枪发令。

经过激烈角逐,中国选手肖佐华以02:22:35的成绩夺得马拉松项目男子组冠军,尚思宇、朱振浩分获亚军和季军;

马拉松项目男子组冠军肖佐华

马拉松项目男子组前三名合影
马拉松项目女子组冠军由中国选手郭小梅以02:49:06的成绩夺得,刘春兰、曹凤英获亚军和季军;

马拉松项目女子组冠军郭小梅

马拉松项目女子组前三名合影
半程马拉松项目男子组冠军由中国选手范佐正以01:07:36的成绩夺得,甘顺江、黎陈奥分获亚军和季军;

半程马拉松项目男子组冠军范佐正

半程马拉松项目男子组前三名合影
半程马拉松项目女子组冠军由中国选手胡杨以01:20:46的成绩夺得,周晓晓、孙芳芳分获亚军和季军。

半程马拉松项目女子组冠军胡杨

半程马拉松项目女子组前三名合影
运动员们的卓越表现,既源于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与赛场上的奋力拼搏,也离不开赛事组委会提供的全方位专业保障与细致服务。这场融合竞技激情与红色文化的盛会,属于每一位参与者,大家共同铸就了井冈山马拉松的深厚内涵。

纵观整体,本届赛事在竞赛组织、选手服务、文化体验与赛事保障等多个维度实现全面升级。通过赛道科学优化、服务流程精简以及与红色文化的深度融合等一系列举措,赛事的专业化、人性化与地域特色更为凸显,成功打造出一场兼具竞技水平与人文温度的体育盛会。
征程如歌:印刻红色足迹的赛道
这条贯穿井冈山市区的马拉松路线,既是一条现代化的竞赛跑道,更是一条踏寻红色足迹的精神之路。

在赛道设计上,组委会充分结合井冈山特有的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资源,既确保符合马拉松专业竞技标准,又让选手在奔跑中领略自然之美。赛道以井冈山市人民政府广场为起点,贯穿市区核心区域,沿红军大道、黄洋界大道、井冈山大道等主干道延伸。本届赛事还优化了选手行进方向,对部分狭窄路口及折返点的流线设计进行了重新规划,显著提升了赛道的通畅度,让跑者奔跑更加顺畅舒适。

赛道保留了往届跑友熟知的井冈红旗雕塑这一标志性红色建筑,选手奔跑途中能直观感受“风展红旗如画”的壮美景色;同时,路线串联起井冈山的教育、医疗、产业、景点等多个点位,全面展示井冈山城市发展成果。跑者在奋力向前的过程中,既能感受革命圣地的历史底蕴,又能领略当地现代化建设的最新成果,真正实现体育竞技与文化体验的有机融合。





全方位保障:多部门联动,筑牢安全防线
为提升选手参赛体验、保障赛事安全有序,组委会构建起多维度保障体系,在志愿服务、医疗救助、后勤支持等方面进行周密部署。
志愿服务方面,组委会组建了由1200余名志愿者组成的服务团队,按照“定岗定责、全程覆盖”原则,在存包处、赛道指引点、补给站等岗位提供精准服务。




选手服务方面,今年将领物区设置在起终点附近,相较于往年设置在景区的方式,这一调整极大方便了选手,让赛前流程更加便捷高效。


竞赛组织方面,组委会秉持A类赛事专业规范原则,邀请近120名裁判组成专业裁判团队,赛前协助丈量员对赛道进行了严格丈量。赛事筹备期间还开展了2次专项培训及2次专项演练,对起点检录、途中执裁、终点计时等关键环节进行严格规范;赛前三天还组织了全要素演练,全力营造公平公正的竞赛环境。

安全保障方面,公安、交管、医疗、环卫等多部门建立联动指挥体系。交管部门提前一周通过官方渠道发布交通管制公告;赛事期间,部署800余名警辅人员及各行政单位工作人员,保障起终点及赛道沿线的安全工作,实时疏导人流车流,确保赛道安全畅通。


医疗保障方面,组委会构建“前置预防、途中救助、终点救治”的立体医疗保障网络。446名医疗观察志愿者、57名急救跑者、57台AED、22个医疗站、20辆随跑救护车共同组成“移动+固定”双重保障;起终点设置医疗指挥中心,进一步提升了应急处置能力,为选手安全完赛筑牢坚实防线。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赛事中,井冈山当地的“吉先锋”展现出高度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从赛道沿途的补给站到医疗救助点,从选手存包区到完赛服务区,他们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素养坚守岗位。“吉先锋”的加入,不仅为赛事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支撑,更让来自全国的跑者感受到井冈山这座红色城市的温度与情怀,成为赛事中一道亮眼的风景线。

绿色奔跑传精神,红色展演助征程
本届赛事深度融合井冈山当地红色底蕴,秉持 “红色引领,绿色发展” 的核心理念,将文明参赛引导与红色精神传播有机结合。组委会从“井马”口号征集活动中精选20余条标语,分布在赛道每一公里处 —— 既提醒选手遵守赛场礼仪、爱护环境,更以红色精神激励大家迈步向前。

同时,组委会在赛道两侧精心设置25个红色文化传播展演点位,组织当地志愿者、群众文艺团体及红色文化宣讲员,通过丰富多元的节目形式,为奔跑的选手送上精神鼓舞,让选手在竞技过程中沉浸式感受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


赛道环境的整洁有序,是赛事组织水平与城市文明风貌的集中体现。环卫部门与“吉先锋”、志愿者协同作业,在起终点及赛道重点点位强化巡视与清理,实现赛事垃圾“随产随清”。
赛事结束后,各路段迅速撤除围栏等临时设施、恢复交通通行,在确保赛事流程顺畅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了对城区日常运行的影响,让“绿色奔跑,红色传承”从倡议真正转化为每一位参与者的自觉行动。
圆满收官:新征程上的奔跑故事
终点服务同样彰显人文关怀。完赛领物区开设6条通道,配备近50名志愿者及工作人员,保障跑友快速领物通过,避免拥堵;取衣帐篷数量达18顶,形成清晰有序的流线体系;现场还设置专业拉伸区,并提供充足的冰池与冰块,为选手创造良好的恢复环境,全面缓解赛后疲劳。



本届赛事还特别为比赛当日过生日的跑者准备了专属福利:领物日可领取专属生日号码布,完赛后还能在完赛区获得定制生日礼包——让生日跑者在奔跑之余,感受到井冈山的温馨祝福。

生日跑者专属礼遇
此外,每位跑者的完赛包中均附有一张井冈山景区“一卡通”,凭卡可享受一系列跑友专属优惠,有效期三年。组委会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搭建起体育竞技与红色文化之间的桥梁,欢迎选手与亲友在赛事结束后继续探访井冈山的革命旧址与自然风光,将马拉松之旅拓展为一场深度的红色人文体验。
江铜集团・2025井冈山马拉松的成功举办,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赛事得到冠名赞助商江铜集团,顶级合作伙伴北汽集团,官方合作伙伴蒙牛乳业、中建四局、江盐集团、跃橙集团、中国人保、太平洋保险、农发集团,官方赞助商井岡山泉、康比特、盐津铺子、双娇食品、美禄饼干、沃隆坚果、卡尔顿、露露、国营井冈农垦、井冈翠绿、味美滋、老蔡购物商场、逸飞源、吉源农林、湘当入味、海之言、第一防护,官方支持商苏醒酒业、强顺果业、普美康、赣珍宝、神眸,以及井冈山宾馆、星火文化、艺龙瑞云井冈山大酒店、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等战略合作单位的共同参与。各方力量的汇聚,为赛事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障与专业服务,成为井冈山马拉松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赛事冠名赞助商

赛事顶级合作伙伴北汽集团

赛事官方合作伙伴

赛事官方赞助商
当最后一名选手冲过终点线,江铜集团・2025井冈山马拉松圆满落下帷幕。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江铜集团·2025井冈山马拉松的落幕不是终点,井冈山的故事仍在延续。本届赛事的优化举措,不仅体现了井冈山持续完善体育基础设施、提升赛事专业化水平的决心,更展现出当地以高水平体育赛事为平台,积极推动文化、体育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发展理念。通过将赛事服务与红色资源有机联动,井冈山正不断强化“以赛促旅、以体兴文”的融合发展格局,为地方体育事业与文旅经济注入持续活力。

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届“井马”能在金秋时节再聚,以奔跑之姿续写体育激情与红色文明的崭新篇章,让井冈山精神在每一步奔跑中薪火相传、永放光芒。

声明:
本文内容转载自:商广网,原标题《青山映征途,红旗证初心 | 江铜集团·2025井冈山马拉松圆满举行》,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服务邮箱:KCMEDIA@ALIYUN.COM,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热门图集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管理团队 人才招聘 商务合作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四川热线版权所有 © 2023 Life.SCHotlin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侵删反馈:KCMEDIA@ALI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