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人峡一对男女被冲走历史留给我们最大的教训就是没有教训

2024-06-04 22:01:49 来源:摇铃铛
石人峡一对男女被冲走:历史留给我们最大的教训,就是没有教训

摇铃铛

2024-06-04 21:23发布于湖南

01又有人被水冲走了。据新闻报道,6月2号,浙江台州石人峡内。一男一女两名驴友,在横渡溪流时被冲走失联。6月4号,铃铛刷到最新消息,这两名失联驴友已找到。可惜的是,都失去了生命体征。事故当天视频,在网上疯传——(因为完整版被人申请了原创,我只能找到下面40多秒的版本。所以尽量用文字给大家复述一下):画面里,水流湍急。红衣男和白衣女本来好好站在礁石上,抓着一根细长绳索打算走到对岸。突然白衣女被水冲得站立不稳。她身体失去平衡,整个人从礁石滑落,只有手还死死攥住绳子。红衣男也被带进水里。好在红衣男一只手抓住了一旁的石头,两个人才没有继续往下滑。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以为他们脱险了。红衣男也伸出手去拉白衣女的手,打算继续渡溪。此时礁石上方的蓝衣男子(不知道是救援人员还是他们的队友)爬过去想接应他们,红衣男本打算和他接应。没成想这时候白衣女又不小心滑入水中。红衣男拉着她的手想救,结果援救失败,两个人一齐被冲进水里。此时俩人身体完全没入水中,只能隐隐约约看到一点男人衣服的红色。拉着绳索的两名男子这才急了,大喊“快点来救人”!旁边的人不顾安危也过来拉。但可惜,单薄的长绳根本承受不住湍急的水流和两个人的重量。很快,绳子断裂。两人彻底消失在水面,无影无踪。再复盘这件事,这几乎是一个必出事的局。因为——1、石人峡是个废弃景区当地人透露,十几年前,曾经有人准备把石人峡开发成景区。之后由于资金链断裂,这里也就一直荒废下来了。(图源自极目新闻)虽然是个废弃景区,却成为了著名的网红打卡点。某书、某评的多个社交平台上,很多网友都发布过游玩攻略,称这里是溯溪圣地,“适合新手”。废弃景区意味着什么?第一,不会有安全防护。第二,不会有专业的救援人员。没人管理意味着没人负责。没出事是你走运,出事了算你倒霉。2、事发前一天,当地发布了天气预报,次日有暴雨峡谷、山凹之类的地方,一旦下雨很容易产生山洪、急流。这群“驴友”对大自然缺乏敬畏,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没有预判,是这次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3、同行的人,根本不具备专业的救援技能据说中间试图救他们的人,并不是救援人员,而是他们同行的驴友。但无论是救援人员还是驴友,显然能看出,他们对救援知识一知半解。有热爱徒步的网友指出,这被冲走的一男一女赖以救命的绳子,被水流冲刷形成了死亡V。何谓死亡V?在水流湍急的水中央位置,直线绳索因水流变成V字,形成了巨大的拖拽力,很难再把人拉上来。正确的救援办法应当是,解开一端绳索。可惜在场诸多“驴友”,竟没有一个人了解这方面知识。活活让他们白送了性命。02这次事故,是不是看上去很熟悉?铃铛不禁想起了2022年夏天。发生在四川龙漕沟的彭州山洪事件——那时的几个视频,至今我还印象深刻。第一个视频。山沟中,密密麻麻都是游客,他们在里面扎好了帐篷、摆了桌椅。突然沟里开始涨水。短短十秒后,浑黄的洪水就把一些游客困在中央。第二个视频。一对父子,坐在凶猛洪水中的石头上。爸爸紧紧抱着光着上身的儿子,小男孩害怕地左顾右盼,父亲一直安抚着他。直到他们俩都消失在洪水中。最后一个视频。洪水还没有造访时,干涸的沟里已经有浑浊的水流了。拍着视频的人对游客们大喊,还不快点!快点!但他们并没有加快速度,还提着板凳桌子不紧不慢走着。很快,大自然就连反应时间都不给他们了。这次石人峡的事,跟那次异曲同工。第一,龙漕沟也根本不是景区,甚至还是泄洪区。现场有警示标语,当地政府多次劝阻,还设有围栏。石人峡呢,则是废弃景区,虽然在布袋山风景区附近,但不归景区管理,所以也根本没有任何服务、安全设施可言。依旧挡不住狂热的网友把它们评为网红打卡点,趋之若鹜。第二点,彭州山洪事件也跟石人峡事故一样。彭州山洪当天,当地气象局就有预警,会有短时强降雨。提前一个小时,就有志愿者去现场劝离。他们拿着喇叭声嘶力竭喊了一小时,只是很多游客不肯走。石人峡事件前两天,当地连续发布了两天暴雨预警。黄岩区气象台也提醒,要防范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没人看,更没人听。时隔也就两年不到,又发生了一模一样的悲剧,让人扼腕。03为什么这两年,铃铛写热点越来越少了?因为我发现,很多网友根本没有记忆。八达岭动物园老虎咬死人事件,教育我们,人不能不尊重规则。彭州山洪事件,教育我们,人要敬畏大自然。之前小红书还有人一窝蜂打卡废弃矿洞,并且写攻略,推荐大家去废弃矿洞“避暑”、“地下世界探险”。平台也置之不管。废弃矿洞是什么地方?年久失修,有坍塌风险;错综复杂,容易迷路;有些有害气体泄漏,可能中毒或缺氧;有些矿洞中地下水深不见底,还难以救援。一些矿洞所在地的负责人听闻废弃矿洞火了,吓得连夜用水泥砖快把洞口封了,就这样也挡不住打卡网友到处找矿洞玩的热情。不光是矿洞,不能游泳的水库、瀑布、积水潭、溶洞、山崖,一些根本就没有经过正规开发和运营,存在极大安全隐患的地方,都成了所谓的网红打卡点。还能说什么呢?个人认为,那些因“打卡”、“徒步”去世的人们,他们不仅仅是死于自身的不够警觉和不够谨慎。不敬畏大自然的驴友、不尊重规则的游客、单纯为了流量发“打卡攻略”的网友,和不负责任的平台……共同构成了一场天衣无缝的合法“谋杀”。点个“在看”,警示周围的人。生命只有一次,切勿被流量忽悠了!作者简介: 摇铃铛,长沙射手女,野生情感作家。查看原图 420K

声明:

本文内容转载自:摇铃铛,原标题《石人峡一对男女被冲走历史留给我们最大的教训就是没有教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服务邮箱:KCMEDIA@ALIYUN.COM,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请留下你的神评论
发表

相关阅读

关注 四川热线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管理团队 人才招聘 商务合作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四川热线版权所有 © 2023 Life.SCHotlin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侵删反馈:KCMEDIA@ALI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