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挣钱农具共享村里事大家定 自贡富顺乡情小院模式被全市推广
2024-06-22 14:01:59
来源:封面新闻
居家挣钱、农具共享、村里事大家定 自贡富顺“乡情小院”模式被全市推广
封面新闻
2024-06-22 12:59发布于四川封面新闻官方账号
封面新闻记者 刘恪生一个小院、几把雨伞、10多名正聚精会神制伞的村民……6月20日,在自贡市富顺县狮市镇罗寺村的岩上人家小院的一处角落,村里的制伞技师正在带领村民们制作雨伞。“大家糊伞的时候要注意,接头处要拼贴好,不要露出来了。”制伞技师胡正英正在手把手地教导几名新手糊伞的技巧。这是罗寺村岩上人家小院“产院融合”的一个场景,参与“家门口就业”的村民,年人均增收可达5000-6000元。“既能照顾老人小孩,还能学门手艺,每年还有一笔收入,我很满意这种生活,非常适合我。”村民陈才英说,在家门口制作雨伞挣钱,一年能增收超过7000元。雨伞加工带动村民增收2022年以来,罗寺村开始打造“乡情小院”岩上人家。两年来,通过六大板块的创新改造,岩上人家小院的“乡情小院”模式被全市推广。近年来,富顺县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以“乡情小院”建设为抓手,不断深化“三治”融合,建成“玉堂湾小院”“橘香小院”等各类小院331个,带动8000余户群众受益,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个,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镇14个,在推动乡村善治上取得阶段性成效。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于立军批示2次,时任市委书记何礼肯定性批示并全市推广,2022年被评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党建制度微改革“十大典型案例”。岩上人家小院入口“乡情小院”啥模样?居家挣钱、农具共享、村里事大家定一口池塘,几许清风,村民围绕着池塘而居。日常劳作、生活娱乐,都围绕着小院开展。“雨伞加工、集体经济果园,都是‘产院融合’的重要载体,我们现在培养了4名雨伞加工产业骨干,带动小院及周边村组30余名群众利用闲暇时间,制作雨伞增加收入。”罗寺村第一书记吴春林介绍,“产院融合”还有340亩果园,带动全村1000余亩耙耙柑种植,一年能给集体经济带来500余万元的收益。“2023年,340亩果园为集体经济增收60余万元,带动就近就业的村民人均增收7000-8000元。”集体经济果园有了产业支撑,大家改造“乡情小院”的劲头更足了。“每个月,村里至少要召开一次会议,对项目建设、人居环境打造、集体经济发展等事项展开讨论。”岩上人家小院院长、85岁的潘贵芳潘婆婆介绍,上个月讨论了和美乡村建设,大家怎样保持人居环境的整洁优美的问题,“本月下旬还要开一次会,征集村民集体经济分红的意见,还有文化活动如何开展的建议”。在池塘边,有一间“农具共享社”,里面放着20多种共享农具。平常需要农具的村民,可以自行到共享社来取,用完后再放回。“我觉得这个农具共享特别接地气,虽然家家户户都有农具,但有的农具用得少,不一定每家每户都有。如果添置,也要花钱。”罗寺村11组村民罗玉金一直对“农具共享社”的设立十分赞同,“这里的农具,都是村民们捐出来的,给其他村民应急使用。这种互帮互助的氛围,让邻里关系也变得更融洽了!”除了“农具共享社”,“智治”小院也是岩上人家小院的特色之一。“公共区域安装了6个摄像头,接入数字乡村平台。每家每户都有燃气、火警等预警装置,在千里之外工作的年轻人,可以通过这个平台随时监控家中的安全。”吴春林介绍,这个平台方便小院在外务工的年轻人能随时关注小院动态,加强与在家家人的互动,切实发挥乡情小院的乡情纽带作用。彩灯裱糊培训“乡情小院”咋炼成?“领头雁”牵头构建“村、组、院、家”四级治理体系“我来这里一年了,刚来时,‘乡情小院’已经打造起来了。”吴春林回忆,才来村里,就感受到这里与众不同的气息,“跟其他乡村不一样,村民们的幸福感很强,这里的‘慢生活’让人羡慕,有一种‘大家心目中向往的乡村’的感觉。”邻里和睦,没有“扯皮拉筋”的矛盾,人与人之间、家与家之间的距离更近,道路宽敞、设施齐备,人居环境优美,基础设施按大家的意愿建设,在家门口发展适合村民就业的产业。“这里有农家课堂、农家书屋,娃娃们有学习娱乐的地方,大人也有宽敞的文化活动场地,精神文化生活很富足 。”吴春林介绍,他能感受到,有了“乡情小院”后,村民们的集体荣誉感更强了,也更热爱村集体了。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得益于富顺县的“四个一”工作法。该县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打造“乡情小院”的经验被全市推广。“乡情小院”是咋个炼成的?富顺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乡情小院”的打造,把小院作为村民小组下延的治理单元,围绕范围怎么定、组织怎么建、阵地怎么选出台指导意见,推动小院建设有形有态。小院怎么建?“以突出乡情宗源为纽带,以地域相连、居住相邻为原则,按照村民自愿申请、村级推荐上报、镇街评估确定的流程,在较为完整或集中居住的10至30户自然院落设置小院,同步吸纳周边散居独户,成熟一个建设一个,逐步构建生产生活的小共同体。”该负责人介绍,建立小院自治管理委员会,每个小院设置1名院长、2至4名委员,明确院长联系委员、每名委员联系5-10户群众,构建起“村、组、院、家”四级治理体系。利用聚居院落、文化广场、闲置房屋等资源,统一打造“议事堂+活动坝”两个主要功能区,实现议事有场所、活动有平台。岩上人家小院的院坝会小院建成了,还要选出一批“领头雁”,团结广大群众,提升组织力、凝聚力。重点从老党员、退休干部、乡贤能人、退役军人等群体中推选小院委员和院长。同时,采取“院长带头讲、委员补充说、村民全程议”的方式,召开小院坝坝会,盘点年度大小事。因院制宜挖掘村规民约、乡情民俗、家风家训、院落文化等,开展“星级小院”评选,鼓励小院采取红黑榜、积分制等方式开展“文明家庭”“卫生家庭”“最美邻里”等评选,激发群众参与自治的积极性、主动性。“乡情小院”全市推广 是妥善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重要手段“乡情小院”建起来了,能起到什么作用?通过多年的实践,富顺已摸索出建立“乡情小院”的具体经验举措和功能作用。“‘乡情小院’巩固提升了党的执政根基,既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是发挥党建引领意识形态和乡村治理的重要阵地。”同时,“乡情小院”健全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契合乡村当前发展趋势,推动构建为民服务格局。“富顺县村民小组平均人数达306人,增长54.5%,平均面积达0.44平方公里,增长51.7%,村民小组长服务半径变大、联系人数增多,乡村治理难度增加。”他介绍,乡情小院进一步划细划小治理单元,把乡村治理的层级从村民小组下沉到院落,逐步辐射到每家每户,全面激发村民参与自治的主动性。驻村第一书记看望老人“富顺县农村60岁以上老年群体占比达30.86%,已提前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很多老年人乡土观念重,发展互助居家养老成为必然趋势。”他说,建设乡情小院,既是妥善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重要一环,也是适应农村居住形态变化的有效举措。“过去,农村群众的文化体育活动缺乏,精神生活相对空虚,大部分沉迷于打麻将、短视频。”该负责人介绍,乡情小院建成后,通过下沉县级部门、镇村服务,整合人大代表、村组干部进小院,配置文体设施、路灯等892盏(套),开展水电费代缴、医保报销代办、关爱“一老一小”等精准服务71场次,开展“送文化下乡”、道德模范评选、法治宣讲等活动200余场次,群众对小院服务的认可度和满意度较高。查看原图 179K声明:
本文内容转载自:封面新闻,原标题《居家挣钱农具共享村里事大家定 自贡富顺乡情小院模式被全市推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服务邮箱:KCMEDIA@ALIYUN.COM,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请留下你的神评论
发表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 1 成都市新都区香城小学校:深化思政教育 培育时代新人
- 2 国家统计局邻水调查队党支部传达学习省委《意见》切实提升党建工作质效
- 3 党建引领 融合赋能推动郫都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 4 重庆·第十七届中国西部数字娱乐展WestJoy燃爆国庆!
- 5 美姑县:靶向发力 精准管理流动党员
- 6 金牛现代都市工业港4号项目顺利开展2024年度“四川省机电安装工程质量评价”复查验收工作
- 7 四川张思德干部学院:做优“三项”加法 构建人才支撑干部培训高质量发展格局
- 8 成都市温江区公平街道:以“提能增效、依法监督、分类指导”为抓手 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 9 田家有闲月 农机助农忙——南充顺庆党建引领农业机械化 发展壮大浅丘地区农业
- 10 党建引领 绿色发展——退役军人党建工作与就业创业的深度融合
热门图集
关注
四川热线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管理团队 人才招聘 商务合作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四川热线版权所有 © 2023 Life.SCHotlin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侵删反馈:KCMEDIA@ALI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