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阳上新城乡生态红米保供基地
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红河哈尼梯田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农耕文化遗产”,遗产面积16603公顷,缓冲区面积29501公顷。梯田景观文化从唐代开始至今具有1300年历史,最具代表性的集中连片分布水稻梯田及其依存的水源林、灌溉系统、民族村寨。当地哈尼族等少数民族特有生产生活方式,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展现了人类在极限自然条件下生存能力、伟大创造力和乐观精神。梯田呈现的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要素同构的农业生态系统,农耕文化和传统生活均围绕梯田展开。梯田红米的稻种具有1200多年的历史,千百年来哈尼族先民勤劳智慧生活方式维护这个伟大的梯田生态系统,保护维系着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红米则是他们的文化和生命传承的重要部分。
红米的钙含量是普通白米的3倍,镁含量是普通白米的3-5倍。氨基酸、维生素、纤维素含量也远远高于普通大米。其中富含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高达7.3%。特别是人体所需但不能合成的8种氨基酸,红米就有7种。由于自然原因和化肥农药使用,梯田红米也面临品质和口感进一步提升。老百姓和消费者也期望购买和品尝更优质的红米。
在元阳县上新城乡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中闳(上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新城乡同春山村委会的黄福庭书记曹兴亮主任在线上多次学习探讨红米的种植状况,中闳农业介绍了他们在上海五四农场开展的水稻、水果、蔬菜和对虾采用生物新质科技种植养殖实验成果和在五四农场开展生态农产品保供基地标准探讨。经过交流双方建立了帮扶合作当地经济的良好愿望并确定在同春山村委会的哈卡村进行梯田红米改良的实验。实验后的红米由中闳公司按市场价予以收购,并保留一部分在当地观察保鲜效果和口感品鉴体验。
2024年9月15号上午,上新城乡党委政府领导、同春山村委会干部群众和中闳公司科技团队在哈卡村种植红米的梯田里进行了生物新质科技喷洒工艺。以其生物科技益生菌对淀粉沉积转换来提升红米品质和延长保鲜期。实验结束后,大家对上新城乡开展的乡村振兴工作规划和项目进行了详细了解和实地考察。这是沪滇两地为落实乡村振兴赋能农村经济发展的科技举措,也期望沪滇农业科技合作不断创新发展。
声明:
本文内容转载自:用户投稿,原标题《元阳上新城乡生态红米保供基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服务邮箱:KCMEDIA@ALIYUN.COM,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 1 成都市新都区香城小学校:深化思政教育 培育时代新人
- 2 国家统计局邻水调查队党支部传达学习省委《意见》切实提升党建工作质效
- 3 党建引领 融合赋能推动郫都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 4 重庆·第十七届中国西部数字娱乐展WestJoy燃爆国庆!
- 5 美姑县:靶向发力 精准管理流动党员
- 6 金牛现代都市工业港4号项目顺利开展2024年度“四川省机电安装工程质量评价”复查验收工作
- 7 四川张思德干部学院:做优“三项”加法 构建人才支撑干部培训高质量发展格局
- 8 成都市温江区公平街道:以“提能增效、依法监督、分类指导”为抓手 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 9 田家有闲月 农机助农忙——南充顺庆党建引领农业机械化 发展壮大浅丘地区农业
- 10 党建引领 绿色发展——退役军人党建工作与就业创业的深度融合
热门图集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管理团队 人才招聘 商务合作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四川热线版权所有 © 2023 Life.SCHotlin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侵删反馈:KCMEDIA@ALI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