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市石碾镇:以 “党建 + 非遗” 探索乡村振兴文化发展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近年来,隆昌市石碾镇坚持党建引领,探索实施非遗保护传承“三三四”工作思路,推动文化、产业、治理耦合发展,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
明确“三化主张”抓统筹,找准非遗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紧跟政策导向,镇党委以“文化强镇”为目标,结合地方实际,充分发挥党建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召开党委会、头脑风暴会等30余场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省、市关于非遗保护传承的政策文件,确保总体定位与政策方向保持一致。坚持问题导向,围绕非遗技艺传承、内容创新、产品营销等方面,深入非遗传承人、基层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形成问题清单3大类、汇总问题40余项,为决策提供详实的原始资料。瞄准目标导向,探索非遗活态化保护、产业化生产、市场化运营“三化主张”,形成“1个总体规划+1个职责清单+多个阶段性计划”的工作架构和规范。
探索“三促路径”重实践,增强非遗文化发展的“实践成效”。坚持以营销促文化,深入挖掘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涵,总结出“隆昌藤编技、万难皆可易”的坚韧精神、“清白为人、干净成事”的廉洁精神、“塑形见心、烈火成真”的奋斗精神等非遗文化特质,每年召开村民小组会、群众院坝会等200余场进行文化推广。坚持以文化促治理,将非遗文化精神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纳入村规民约等基层社会规范,《非遗“飞”出乡村治理新效能》入选第一批四川省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成果清单。坚持以治理促发展,探索“元治理”模式,激发党员干部群众的内生动力,共同建设石碾、发展家乡。近年来,石碾镇先后获内江市级文明镇、创新型镇、信用镇、乡村振兴示范镇等多项荣誉,社会评价指数位居全市前列。
打造“四维空间”建载体,健全非遗文化发展的“长效机制”。打造组织型空间,石碾镇成立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领导小组,并新组建了“石碾镇非遗保护传承联盟”,整合镇级文化专干、村级文化员、非遗传承人等资源,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村(社)落实、非遗联盟联动的“四级组织结构”。打造项目型空间,建设了石碾镇渔箭社区非遗展示中心及5个非遗手工作坊,形成“1+5”项目空间,并规划布局了产品陈列区、手工制作区、内容营销区、信息服务区等“四区块”,每年接待游客2000余人次。打造事件型空间,推进非遗进校园进机关,渔箭豆腐传统制作技艺纳入小学少年宫活动计划,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春节等重要节点举办非遗宣传活动和体验活动30余场次。打造市场型空间,建设了城乡融合产业园平台,围绕非遗文创产品出村进城、内容电商培训、青少年手工体验3项主营业务,推进非遗文化价值的转化利用。
目前,“隆昌藤编”系列产品在川渝市场占据领先地位,“隆昌夏布”远销朝鲜、韩国、菲律宾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渔箭豆腐宴”每年接待游客近万人次,非遗文创产品创造直接产值1000万元以上。未来,石碾镇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力度,讲好非遗故事,通过系统性保护和创新性发展,让传统民俗、传统技艺升级蝶变成非遗文化产业体系,让非遗产业成为强镇富民的重要途径。
(隆昌市石碾镇林森)
声明:
本文内容转载自:四川党建网,原标题《隆昌市石碾镇:以 “党建 + 非遗” 探索乡村振兴文化发展新路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服务邮箱:KCMEDIA@ALIYUN.COM,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 1 成都市新都区香城小学校:深化思政教育 培育时代新人
- 2 国家统计局邻水调查队党支部传达学习省委《意见》切实提升党建工作质效
- 3 党建引领 融合赋能推动郫都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 4 重庆·第十七届中国西部数字娱乐展WestJoy燃爆国庆!
- 5 美姑县:靶向发力 精准管理流动党员
- 6 金牛现代都市工业港4号项目顺利开展2024年度“四川省机电安装工程质量评价”复查验收工作
- 7 四川张思德干部学院:做优“三项”加法 构建人才支撑干部培训高质量发展格局
- 8 成都市温江区公平街道:以“提能增效、依法监督、分类指导”为抓手 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 9 田家有闲月 农机助农忙——南充顺庆党建引领农业机械化 发展壮大浅丘地区农业
- 10 党建引领 绿色发展——退役军人党建工作与就业创业的深度融合
热门图集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管理团队 人才招聘 商务合作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四川热线版权所有 © 2023 Life.SCHotlin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侵删反馈:KCMEDIA@ALIYUN.COM